西装定制1903店-西装定制门店
服装界的“人面狮身像”设计者,服装雕塑家格莱斯gres夫人
“一件衣服要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生存,就必须标出极高的纯度。” ?格莱斯夫人
格莱斯夫人(1903-1993年)是20世纪杰出的女装设计师, 格莱斯 擅长使用精美的褶皱将普通织物制成希腊雕塑而闻名。 有着“ 时尚 的狮身人面像”的称呼。她对细节十分关注,因此被称为“包裹和披覆的衣服的主人” 和“帷幔女王”, Grès以她的落地垂褶希腊女神礼服而闻名。 Grès的简约垂坠技术以及对女性身体的关注和尊重、对高级时装和时装行业产生了持久影响,她的时装设计,却启发了像Azzedine Alaa 阿瑟丁阿拉亚、前代LANVIN总监Alber Elbaz、山本耀司这样的设计师们。
格莱斯(Grès)于1903年出生在巴黎的Germaine Krebs。 早年,格莱斯(Grees)就学习绘画和雕刻,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雕塑家,但由于家人的反对,她将兴趣转向了时装设计和服装制作的艺术。通过对雕塑的正规培训,格莱斯得以将其雕刻技术应用于她的面料形式。Grès在时装界的第一份工作是女士的帽子制造商 ,在那里她表现出色,直到她开始高级时装的制作。在区分了她感兴趣的领域之后,格莱斯在 时尚 屋Maison Premet接受了高级时装裁缝的早期培训,这家以极致完美着称的时装屋也为她后期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她的设计公司从1934年到1942年被称为Alix。她首先通过为让·吉拉多(Jean Giraudoux)的戏剧《特洛伊战争不会发生》设计服装而受到关注,并迅速成为当时的首席设计师,其客户包括公爵夫人,**明星(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格蕾塔·嘉宝(Greta Garbo)和玛琳·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是她一些较有名的客户。
1942年,她创造了名字Grès,这是当时她丈夫Serge Czerefkov的名字的部分字谜。纽约时报称她的时装屋为“欧洲最有知识的买衣服的地方”。 Grès的标志性风格是经典的帷幔和长袍。她以使用人体模特,直接在模型上设计和制作服装的技巧而闻名。她的早期作品展示了希腊罗马雕塑的影响以及简洁的线条和对女性身体的关注。在此期间,她偏爱的媒体是丝绸平纹针织面料和纸质塔夫绸
“我想成为一名雕塑家,对我而言和面料打交道和石头是没什么差别的”。她要做的依旧是雕塑,但这次要做的是“流动的雕塑”。Madame Grès开始研究大量古希腊雕塑,将古希腊雕塑身上的垂坠的服饰作为创作灵感,利用柔软的面料堆砌出大量的褶皱,披挂在人体身上,塑造出她心中认为的完美女人的样貌。
1942年,结婚俄罗斯画家后,塞尔Czerefkov,Grès有开始了名为“夫人Grès”,是以她丈夫的名字的部分字谜设计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被迫关闭了自己的时装屋。直到巴黎被解放,格莱斯再次开始设计,并开了自己的第二个时装屋,并重新命名为格莱斯夫人。
在整个1940年代,格莱斯夫人开始制造和完善她最著名的服装,即垂坠的希腊女神礼服。这些衣服可能需要花费多达三百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每一个褶皱都是通过用手将布料悬垂而完成的,从而使身体塑造了衣服的形状。Grès的标志性连衣裙完美地展现了Grès担任时装设计师的身份。在她的每件礼服中,她都非常注重细节,关注人体以及简化效果。在1950年代,格里斯(Grès)运用纱丽,和服和绑带等民族传统作为灵感,尝试了更简单的切割和更纯净的线条。此外,格里斯(Grès)还在1950年代尝试过为女性量身定做西装。
Grès的设计重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集中在她的高级定制礼服上。Grès于1959年首次推出她最畅销的香水Cabochard,意为“固执”。1970年,格莱斯(Grees)偏离了她的标志性垂坠风格,突出了裸露的肉体。她通过在紧身胸衣上构造垂直的peek-a-boo开口来突出肤色。在1980年,她与设计师Peggy Huynh Kinh 合作推出了她的头两个成衣系列。然后,她在1983年重申了她的收藏,她希望从头到尾掌握整个制造过程。Grès继续在她的时装屋中进行设计,直到80年代她在1980年代末从Grès时装屋退休。格莱斯女士设计的最后一件衣服是休伯特·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在1989年订购的一件紧身胸衣连衣裙。
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剪辫运动是清末的一场群众性的剪辫子运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江西军政府,同时实施了除旧布新措施。首由军政府贴出剪辫告示:“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当时南昌城内七处城门口,以及督军衙门(市政府)、府学前、百花洲等十处,皆设有“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或剃光头者,一律免费。
历史背景
“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及暂居海外的华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派、维新派及留学生),前者为与当地社会同风同俗,后者又加有明显的反清色彩。时间始于1895年,至1905年左右蔚然成风。
早在1895年10月,广州起义事败后,与陈少白、郑士良逃亡日本。抵横滨后断发改装,以示与清廷决绝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等革命者剪发易服,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事实上,来自民间的剪辫呼声,也已有多年。
独立撰稿人傅国涌曾撰文指出,剪辫之风,并非因辛亥革命的到来才兴起,从晚清开始,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剪辫子,一些大胆的言论也随之出现。1903年1月15日,天津《大公报》的征文题目赫然竟是《剪辫易服说》。
1903年3月15日,《大公报》刊出征文第一名获得者朱志父的《剪辫易服说》,他力主剪辫易服,认为这和废弓矢、立学堂一样,都是因时制宜之举。并希望从皇帝开始改穿西装,把剪辫易服与尚武精神、强健体魄联系在一起。《大公报》按语称之“新中国特别精神”,“唤二百余年来不醒之沉梦,呼数百万方里不返之国魂”。
大辫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从清朝吗 古代人们都接纳吗
不对,秦朝就已经有男人编辫子的习惯。
陕西兵马俑的发型全部都是编辫子,只不过秦朝灭亡以后。代之而起的汉朝是崇尚楚文化,所以编辫子的习惯渐渐就消失了
回答者:Asclepios_83 - 举人 五级 7-31 15:15
辫子
开放分类: 典故、词汇、汉语、词典、汉语词典
自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大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后,在很长的时间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中国男子脑后拖着的那根长长的发辫,感觉令人费解。一位亲身参加过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英国人伶俐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许多年里,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1〕以至于在历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时间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欧洲国家的人还把梳辫子、穿古怪服装当成中国人的固有形象,到处张贴,作为去中国旅游的广告。
其实,说起剃发蓄辫,只是十七世纪中叶满洲人入主中原以后所形成的习俗,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是不剃发蓄辫的。《韩非子》说:“古者披发文身。”这说的是上古时代先民未开化之时的事。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祖先便有了美的概念,头饰也就发展起来,而且,慢慢演绎出一套套较为繁缛的礼节。自从孔夫子发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圣训以后,捍卫头顶上的青丝,则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的需求,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于是,绾发结缨戴冠,郑重其事,丝毫也马虎不得。不但要求中原人如此,而且对于偏处四边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要求,如《汉书》曰:“终军上书,请受大冠长缨,以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乃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此风愈炽,削发也就演变成一种处罚的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才执行削发示惩。三国时的曹操,因为马踏麦田触犯了自己所定的军纪,于是剑削青丝以谢军中。自秦汉至于明清,头发不可毁伤的祖训更是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清朝起于塞北,满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也许是由于骑马的缘故,很早就有了结辫的习惯。满族人的祖先金人,就是剃发蓄辫的民族,其发式是“半剃半留”,于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于脑后。究竟这种习惯始于什么时候,保持了多久,现在难以确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建炎三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宋史》记载宋将刘琦抗金事迹时说:“是夕,天欲雨,电光四射,见辫发者辄歼之。金兵退十五里。”
大约是祖先有此强迫削发之先例,几百年之后,当满洲的八旗兵势如破竹地越过山海关,开入关内,推翻业已腐朽的明朝,确立清朝的统治以后,清朝统治者便开始强力推行剃发蓄辫制度。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命令,宣布“自今布告以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臣僚不得论奏剃发,否则“杀无赦”〔2〕。此即为历史上著名的“剃发令”。从此,头发之去留,不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再是一个伦理的问题,而是上升成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清朝统治者为了彻底从精神上征服汉人,是把剃发作为一种表示归顺的标志,为此,不惜以要挟,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对汉人来说,当然无法接受,一缕青丝,不仅受之父母,而且成了忠于明朝的象征,这是千万不能剃掉的。为此,汉人奋起反抗,口号是:“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反抗异常激烈,满族统治者的镇压也异常残酷。血风腥雨之下,演出了多少惨不忍睹的历史悲剧,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头落地。最悲壮的莫过于“江阴十日”,是年农历六月二日,江阴人在阎应元、陈明遇的率领下誓捍卫头上之发,誓效忠明朝,坚守城池八十一天,杀清兵七万五千人,有六万七千壮士战于城墙上下。城破,清军纵兵屠杀十日,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有十七万多军民于清兵刀下,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难。有诗为证: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六万人同心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随着南明小朝廷一个一个地垮台,人们光复的希望也一个一个地破灭了。人们不再反抗了,终于接受了满清统治的现实。而辫子,也就一根根地留了起来。随着日子的流逝,久而久之,人们麻木了,习惯了,不再觉得不顺眼,不再觉得它是化外蛮夷之俗了。甚而,辫子乃至成了中国人当然之习俗。人们不但安于蓄辫,习惯于蓄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尤其是官宦人家及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饰辫梢以各种装饰物,目为时尚而招摇过市,串门过户。文人墨客也以此为吟咏的对象,有一首描写剃发蓄辫的对联就云:
暮暮朝朝,洗洗刷刷剃剃。
停停歇歇,光光挖挖敲敲。
二百多年后,即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中国人有机会可以走出闭锁的大陆飘洋过海时,他们对于这条垂在脑后晃来晃去的辫子是挺看重的。一代哲人、曾在虎门焚毁鸦片的在澳门看到洋服时曾鄙夷地说话:“真夷俗也!”这种评价与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辫子时所发出的感叹恐怕也差不多。但是,洋人的惊异,洋人的讥笑,并不能动摇中国人心中的诩诩自得。因为,这是文明的标志,“天朝上国”之人的象征。
但是,也有人没有忘记。1851年1月,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会”兄弟们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以反清相号召,又翻出了二百多年前的那笔老帐,在以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名义发布的《奉天讨胡檄》中宣称:“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因此,必须恢复“中原古制”,即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太平军的官兵蓄发不剃,恢复了中原汉人束发于顶的旧制。在太平军,谁的资历长短,一望头发便知,谁参加起义早,留起的头发就长,谁参加起义晚,头发就短,头发的长短,便是参加起义军先后的最好标志。蓄发不剃,这是太平军不同于当时人的最突出的形象特点。正因如此,蓄发在当时民间往往被俗称为“长毛”,而清廷官方则诬称之为“发匪”、“发贼”、“发逆”等等。
自金田起义,太平军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纵横广西、湖南、mop.com、江西、安徽、江苏数省,其势如狂飙突进,同时也把蓄发之制推行至所到之处。在太平军看来,蓄发易服,不只是服饰问题,也是是否拥护太平太国的一种带政治态度的表示,因此,他们推行起来亦同样严厉,要保住脑袋,就得留起头发,否则就有可能杀头。太平军的狂飙突起,恰如一道划破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地的闪电,但是,其来也忽,其去也快,十多年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蓄发易服之举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一切也就暂时恢复了原貌。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很难发现辫子的坏处。但自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在强力下被打开,由于中西方交通的滥觞,有了中西风俗的比较,最早开始与外国人接触或最早触及近代工业文明的某些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蓄辫是一种陋俗。但是,谁也不敢首先剪掉辫子。大约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定居于海外的华人中最先出现了剪除辫子、改易西服者,但均属于个例,没有形成风气。1898年1月,也即农历除夕,新加坡华人组织华人剪辫会,并登报倡议集体剪辫。此一举动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也引起了争议。赞成者“有谓辫发为不雅观者;有谓辫发久而不洗即觉臭秽难闻者;有谓辫发贻害甚大,如机器房中执役者一时不慎,致为机器所掣,不免性命之虞者;有谓辫发或被车轮牵扯,致受辗转者;有甚谓此物似禽兽之尾者;有谓如铁链之状者。”因此,他们主张割掉辫子,“留全发而短之”。但是,反对者的力量也很强大,特别是一些老人,忧心忡忡,认为一旦剪掉辫子,便会被清mop.com视为异类,那么,落叶归根,回国之想就会成为泡影;而且一旦与当地社会发生纠葛,便很难再受到清mop.com驻外机构的保护。于是,传统的力量再次占上风,剪辫的倡议也就搁置下来。一直到两年以后,新加坡华人终于将剪辫的倡议付诸行动。据《中外日报》1900年6月19日报道:“新加坡一处,已有华人八十人割去发辫,改换西装,其余割辫者尚多,约亦即目前矣。”时代风尚之所趋,工业文明影响之所及,终于使剪辫突破传统的“夷夏之辨”旧圈子,提到了当时世人的面前。
当时的国内舆论,如上海的《益闻录》、《申报》,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均报道了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一事。但是,除《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示其事系首创,以“深堪诧异”评论以示惊奇外,其余各报几无评论。
然而,国内虽无剪辫之举但并不等于没有呼声。1898年夏,主张维新的康有为就大胆地向光绪皇帝提出断发、易服、改元的主张。其主张剪辫的理由与新加坡华人大致相同,但他把剪辫提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变法维新强国的高度,认为:“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而且,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皆先行断发易服”,因此,他请求光绪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实施变革之际下令断发易服,以“振国民之精神”。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向皇帝奏请断发剪辫的人。
1903年,《mop.com学生界》发表“剪辫易服说”一文,申述剪辫有利于“强兵强种”之由。1904年,《大公报》又发表一篇文章,提出中国出洋留学生应该“改装去辫”,以“便与西人来往”。尽管提出者小心翼翼,把剪辫的范围限制在去洋留学生之内,但此种议论在当时仍然有“易服改元,革命排满”之嫌,没有更多的人敢于去冒这个风险。
但是,以“排满革命”而自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敢于冒这个风险。辫子和满装虽然已经沿袭了近三百多年,但这三百多年的记忆并没有消失,尤其是那一条被讥为“豚尾”的辫子,依然被许多人视为汉人的耻辱,因此,除掉这条辫子便是与清廷决裂的标志,在鼓动反清、宣传革命之际,这是动员民众支持革命的最有力的召唤。早在1895年,、陈少白等人就在清廷鞭长莫及的日本剃发易服,以明革命之志。在1903年爆发的“拒俄运动”中,留日的青年学生纷纷剪掉辫子,以示与清廷决裂。风气越演越烈,以致去日本留学者均以剪掉辫子为荣。山西同盟会会员景定成(梅九)论述1905年的一次剪辫事件颇有代表性,其云:
山西第二次派来的学生里头,很有几位老先生,保守辫子,好像一条生命似的,宁也不肯剪掉。我一天借着同乡开恳亲会,发了一段论议,便说道:“这头发本是一种烦恼的东西,弄成一条辫子,搁在脑背后,已经不成个体统;如今人把他挽在头上,作了个盖顶势,好好一个头颅,让他盘踞上面(影射清廷),压制得全身不爽快(影射民众不自由),如今请大家下一番决心,痛痛快快地,一刀两断,剪除了他(影射革命),不但一头圆光,而且通身快活,大家有什么顾忌,不肯决然舍去呢!”这一席话,革命同人,自然领会得来,拍掌喝彩地欢迎。惟有那老先生大不快意,背后对人说:“某人什么都好,就是爱劝人剪辫子有些讨厌!”〔3〕
留学生归国后,又把剪辫的新风气带回了国内。1903年时,江南一带,青年学生剪辫者已不乏其人,1903年10月16日的《大公报》所载文章中便这样形容:“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特别是随着二十世纪初年清mop.com实施新政,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后,蓄辫与一些新规矩的矛盾越来越大。1905年6月,新编陆军实行改服制,不少官兵穿上新式军服后为便于戴军帽遂将发辫剪去一束;同时,最早实行mop.com制度的天津,mop.com也已“剪去发辫三分之一”。鉴于学界和军界剪辫成风,1907年5月6日,经学部奏准,严禁学生、军人剪辫,其中学生“一经查出,即当咨明学部,分别惩处”;军人“如有不遵定制,改用他装,以及剪去发辫等事,无论官僧、兵丁,均即斥革”〔4〕。这是清中央mop.com关于严禁剪辫的第一道命令。此令既出,剪辫之风稍杀。但是,一个新风气一经传开,依靠一道行政命令岂能止住?况且,当时每一个明智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中国之发辫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清廷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也不再坚持蓄辫,这是时势之所使然。
1910年10月3日,作为清朝新政产物的资政院第一届常委会开幕。开会不久,一名叫罗杰的议员便提出了《剪辫易服与世大同》的议案;接着,来自湖南实为革命X人的议员周震麟又提出《剪除辫发改良礼服》的议案,资政院议决时认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改除骄奢之习惯”〔5〕。最后,以大多数议员赞成获得通过。资政院关于剪辫易服的议决案一经通过,消息传来,不管清廷是否批准此案,民间的剪辫便“一时风发云涌,大有不可遏制之势”。但是,这时候的剪辫还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没有形成强制性的社会压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政治分野的象征,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除辫子已经成为去旧图新的标志。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当时有一名《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一时间,剪辫的浪潮便如风起云涌,浩浩荡荡,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但剪辫潮流是在民国建立以后逐渐扩展的,后数月,抵制剪辫的情况仍不断发生。当时有人指出:“沪上光复已两月有余而各界同胞尚有心怀犹移踌躇不剪者。是满贼之丑俗犹存,民国之声威有损。”〔6〕上海为当时最开化之城市尚且如此,至于一些偏僻城镇和农村,抵制剪辫者大有人在,不愿剪辫者不仅仅是满族贵族,也不只是那些醉心帝制的人,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出于一种长期以来的惰性习惯,也不愿意剪掉那条又油又腻的辫子。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有鉴这种种情况,为了进一步根除辫子陋俗,南京临时mop.com大总统在南北统一之后,通令全国剪辫,令云: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缁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7〕
临时mop.com的通令,措辞是很严厉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剪除辫子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留辫者依然有之,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叫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三十岁时投入清军。武昌首义时,他正在江南提督任上,驻守南京,被江浙革命联军击败后,退守徐州。此人顽固不化,清帝退位后仍表示忠于清室,所部禁止剪辫,被称为“辫帅”。1917年6月14日,张勋带领数千“辫子军”开进北京;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这一下,京城很多剪辫子者都慌了,有歌谣云:“不剪辫子没法混,剪了辫子怕张勋。”一时间,假辫子风行北京城。
谁知,真假辫子仅仅风行十二天。7月12日,北洋mop.com总理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便攻入北京,张勋惶惶然若丧家之犬,狼狈逃入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宣统皇帝溥仪再次宣布退位,一场闹剧很快收场。又有歌谣云:
宣统回了朝,秃头要开瓢
宣统跑了,秃头好了
关于辫子的历史,中国人被折腾了近三百余年,至此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本人将要从广东到哈尔滨读大学?那我需要准备哪些行装?
哈尔滨的冬季相对于南方来说是比较寒冷的,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原因是哈尔滨的冬季比较干燥,所以感觉上没有天气预报中说的那么寒冷。室内有暖气,一般温度都在18度以上。
但由于哈尔滨的气候特点,还是有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一下:
1、鞋子。
“寒从脚下起”。从保暖的角度讲,鞋是最重要的。一双轻巧而保暖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温暖。从经济上看,一双20元以内的棉鞋就足够了:)
2、衣服
同样要轻巧。羽绒服是最好的选择。
3、帽子
不是十分必要。哈尔滨的晚上是没有什么风的,只是温度稍低。女士只要带一条围巾就足够了,男士就不必要。
4、保湿
哈尔滨的空气十分干燥,湿度一般在20%左右。所以,保湿就很重要。有些南方的朋友,到了哈尔滨后会流鼻血,这就是因为没有饮水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其实很简单,每天多喝些水就没问题了。女士带一支润唇膏就更好:)
5、预防感冒
由于室内和室外有比较大的温差,所以千万不要在出汗或衣物很少的情况下到室外,否则容易引起感冒。
其它事项:
1、游客可在当地购买羽绒衣裤、羊毛衣裤,价格便宜不说,且厚实耐寒,此外,带上一套帽子、围巾加手套即可万无一失。
2、东北地区室内外温差很大,冷热交替,极易感冒,所以最好带上感冒药之类的药品。
3、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带上润唇膏或润肤品,总不会有错。
4、在零下几十度的哈尔滨,专业相机的快门会冻得开不了,所以,如果带上专业相机,一定要注意机器的保暖。另外,胶卷受冻后脆性较大,因此在室外拉动胶卷时,不要用力过大,否则,胶卷会很容易被拉断。
5、有幸到当地人家中做客,可以试着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话,很容易“上火”,起床后应多喝开水,多吃水果。
6、在冰雪上行走时,膝盖应微屈,身体的重心向前倾,这样就不易摔倒。
二、购物
秋林公司、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哈尔滨商厦、松雷大厦、金太阳精品城、中艺百货
中艺百货有限公司
服装、装饰品、时尚首饰、化妆品、香水、韩国文具等小商品非常丰富,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共有4层楼面。买衣服还可以去中艺下面的“地下服装城”。
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323号
交通: 7、10、13、16、21、28、55、57、64、78、101、103、104、107、110、111路电、汽车博物馆下。
哈尔滨名街
中央大街:哈尔滨最著名的步行街,最具有异国情调和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中央大街位于道里区,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体现“东方莫斯科”的丰富内涵。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名街、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筑艺术街、繁华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公众文化街,又是当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如今,大规模欧式化修复——为“东方莫斯科”锦上添花——已圆满完工的大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东方莫斯科”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
靖宇街:为纪念革命烈士杨靖宇而命名,有大量的古建筑,是哈尔滨典型的传统街道。靖宇街位于道外区,承德广场和松花江畔之间。
尚志大街:为纪念革命烈士赵尚志而命名,位于道里区,近中央大街。
兆麟街:兆麟街的公园(兆麟公园)、学校(兆麟小学)和**院(兆麟**院)均以革命烈士李兆麟而命名,是有着深远人文历史背景的名街,有“冰灯一条街”、“丁香花一条街”之称。位于道里区,近松花江。
通江街:由犹太新会堂、犹太文化特色园等景观构成的犹太文化特色景观长廊。位于道里区,南起经纬街,北至友谊路。
大直街:哈尔滨最为主要的交通干道,堪称城市的“脊梁”,大街两边有许多欧式教堂等文物保护建筑,以红博地下广场为中点分为东大直街和西大直街。沿大直街行进可达到哈尔滨各主要景点和地区--哈尔滨游乐园、文庙、极乐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博物馆、秋林商厦、哈尔滨国际展览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果戈里大街:哈尔滨最富有俄罗斯风情的商业街,最有特色的是这里的俄式有轨电车与阿列克耶夫教堂广场。果戈里大街位于南岗区,原奋斗路。
花园街:保留有19世纪末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保护区(俄罗斯风情园)、俄罗斯特色购物市场(民贸市场),位于南岗区。
一曼街:为纪念革命烈士而命名,如今的一曼街以造型独特系列艺术雕像成为哈尔滨著名的人文景观艺术走廊。位于南岗区,近火车站。
学府路:连通南岗区与平房区的交通干道,顾名思义,这里集中了哈尔滨的多所高校,有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大学等知名学府,是著名的大学城。
游
1.圣索菲亚教堂
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交通:游客可从哈尔滨市乘1、2、13、15、64、66、113路等公交车,到哈一百或时装大厦下车即可到达教堂。
门票:20元
2.东北虎林园
位于松花江北岸,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与著名的避暑胜地太阳岛风景区仅一水之隔。其中虎园占地36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自然园林,是出于挽救和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东北虎而建立的园林。
东北虎林园现建有成虎园、幼虎苑、科普展馆各一处。成虎园36万平方米,散放着30只野性十足的斑斓猛虎,游人须乘专用旅游车漫游于群虎之间。
幼虎苑圈养着40多只3岁以下的幼虎,活泼可爱,游人可徒步在廊道里观赏。在这里,人们“漫游”于群虎之间,领略那虎牛相斗、群虎扑食、二虎相争的惊险与刺激,满足了回归自然寻求探险的心理。
交通:游客可乘85路联营公共汽车,至终点站下车,即可到达景区。
门票:50元
3.极乐寺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尽头,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占地5.7万平方米。极乐寺是黑龙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筑,也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极乐寺的整体设计、形式布局和建筑结构,都保留了我国寺院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东西配殿等。
塔院内设有七级浮屠塔和圆寂比丘塔、五百罗汉堂、四十八愿殿等。七级浮层塔呈八角七层阁楼式,锥体状,通身砖石结构,造型美观,玲珑秀丽。整个寺院金碧辉煌,威严肃穆。
它既是佛教徒参谒朝拜的北方佛教圣地,也是中外游人观赏浏览的名胜所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庆佛日,极乐寺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今天,北方名刹极乐寺在发展对外交往活动中分外引人注目。
交通:乘14路公共汽车,104、105路无轨电车可达景点。
门票:8元
下文是一一位广州女孩春节来哈尔滨旅游全攻略,请参考
装备:冲锋衣一件、抓毛绒衣一件+具抓绒及毛衣双重保暖功能绒衣一件、保暖内衣裤两套、抓毛绒裤一条、冲锋裤一条、两对绦纶袜(虽该料不如棉质保暖,但建议不用后者,雪气渗入时湿袜不易干且不透气,易有脚气哦)+一对AmazTEK杜邦料袜、专业登山鞋(最重要的是鞋底,要软,纹要深,不然在冰上行走很容易摔倒)、围巾、兔毛料手套(内)+Thinsulate防水厚型内加绒手套(外)、可作围脖的露顶针织帽一顶(当围脖时可罩住嘴部,当口罩用,并且很挡风,防雪渗,很实用)+绒帽一顶(够大足以遮耳-这点很重要)、雪套一对、黑超一副、外带必备药品、、头灯(以防雪乡要夜闯室外卫生间)、50+18升背囊(其侧袋可拆作冲锋包,爽)、雨具、能量补充品(维C泡腾片、朱古力、牛肉干、有条件可加带维C和维B片)、口腔清洁兼清爽品(香口胶、薄荷糖兼可)、护肤品(锁水油性乳霜-推介凡士林特效润肤露,我全程靠它搞掂、SPF25以上防晒霜、护唇品-男士也少不了啊)、笔记本+笔、通讯用品(手机带多几个电池,别忘了充电器)、傻瓜机+3个电池、可保温的水壶、、一次性用品、其他小物件(自愿……)。
按正常应该是初二下午16:10分的飞机,由于晚机拖到18:00才从广州起飞,所以晚上10:30分左右才到哈尔滨的太平机场,我们是坐旅行社的车(购买了旅行社的包机机票,超便,不过红眼航班是不可避免的啦)离开机场到达市区住宿酒店(省了一笔的士费),如果全程是自已搞掂的,可以坐机场大巴去市区:地点——机场候机楼一楼,市区终点站为中山路99号民航大厦门前(公共汽车天鹅饭店站),间隔1小时一班,大约需45分钟,单程20大元,电话:0451-8232、82896517;由于之前没有准备,而当时时间太晚,大部分酒店已爆满,所以还是决定入住旅行社所选的金龙酒店(地点在南岗区的石头街-没记错的话),交通挺方便,马路对面就有公交站,可直达中央大街等景点,路经哈工大,远点的还有哈站。住房价钱跟哈尔滨其它普通酒店差不多:标间200刚出头,当时已全满,我们选的五人间是400元,708房,很大间,共一厅一房,厅四张床带一电视一麻雀台四凳两桌,房一床靠洗手间……空余位置还有很多,真是心疼,足可以住上十几人(床合并,打地铺……空地多的是)。哈尔滨当地人的生活挺闲适的,从下午四五点左右商店开始关门(冬季,可能都宁愿待在家叹暖气吧,过节就更不用说了),至晚上九点,街道已十分冷清。仓买(小店的当地叫法)、饺子店、烧烤店、澡堂、招待所随处可见(几乎是隔几米一家,重复出现),卡啦OK的娱乐场所当地叫KTV练歌房,倒是没见几家,酒吧、迪斯科就更别提了。每家店内均有暖气,大门紧闭,门外都会悬吊厚重的塑料帘(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是走进猪肉加工厂的厂间),可挡风雪,保持室内的温度。冬天的哈尔滨如果连下大雪,则街面会是一片白茫茫雪的浪漫世界,但若是小雪,雪后一星期街道地面上铺的分不清是冰还是雪,乌漆漆、脏膝膝的,一不留神走路就很容易PK.
早上最好是七点半前起床去吃早餐,不知是否春节的缘故,酒店前台告诉我们外面大大街上的小吃店过了七点半后几乎都已经关门,而我们八点半才开始动身,只有对面一家粥店仍在营业,半信半疑的我们把大件行李寄放在酒店前台后在街上搜寻了一番,果真家家大门紧闭,没办法了,由于时间已经不多(差不多已九点半,很快大半天就要过去),饥肠辘辘的我们终于在热心路人的提点下止步于那家粥店,店名已给忘了,只记得吃了10大元的早餐:面饼、面、小米粥、黑米粥,味道我觉得还可以,不过实在是口味太淡,怀疑店家把盐给省了(还说哈尔滨吃的特点就是:浓、黑、咸呢,倒是一点没体会到)。
温州服装近几年发展的情况
温州的男装企业正走向两极分化,或成为生产企业,或成为营销企业。未来的温州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这个定位是在对男装市场的分析、男装特点分析以及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定出来的。
温州男装企业的竞争是当前企业营销活动最深层、最高级的竞争形式,是企业的实质与核心,也是男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温州男装企业首先要放弃那种先生产后销售的传统营销观念,切切实实地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并把这个观念贯彻和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积极做好各项营销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既定的营销目标;最终,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温州男装企业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以设备好、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迅速崛起。但是如今,与全国各地的服装企业相比,这些优势已经不再存在。论生产成本,中西部地区的成本更低。过去温州服装企业还不惜血本请形象代言人(报喜鸟先后有任达华、任贤齐,庄吉有周华健等),在央视投广告“砸出”知名度占领市场。而现在国外的品牌进来,知名度本来就高,二线品牌价格和温州男装相近,温州男装原先的价格优势也不明显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州有不少服装企业悄然倒闭,服装业增长速度从年增长30%以上减少到去年的16.6%。当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增长仍达30%,不少知名男装企业定牌加工已达产量的七成以上。
行业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引导,社会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一些新增生产能力都集中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常规产品,如西服、衬衫等产品上。男装生产渐成格局,知名品牌求“系列化”、“层次化”趋势明显,在扩大规模效益、经销策略和营销方式上大动脑筋,但鲜有企业花大力气在深入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服装板型设计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下真功夫。因此才会出现一方面服装供量过剩、价格猛跌,另一方面消费者仍有买不到称心如意服装的局面。
服装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一是生产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自200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1.8%,棉纱、棉布价格分别上涨15.5%和10.8%。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07年7月的月报表:直到2010年,世界棉花产量仍将持续减产,棉花价格上扬已成定局;生产经营成本增加,随着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产品升级换代、管理费用增加,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最近几年一直以10%的速度递增,企业利润增幅锐减。
设计模仿与自主创新并举。温州男装的设计能力比较弱,纺织品面料缺少新品种,缺乏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国内高档服装的设计、板型和面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和模仿国外的技术。
精细营销造就销售新动力。前些年,服装进入市场,不少企业简单用广告宣传,依靠模仿和跟进的能力很快获得了成功。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服装业竞争的形态,消费市场的提升对服装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极短,因而激发了企业主动创新的意识,大部分企业加强了自主创新的力度。
企业投资和经营方式多元化。行业自主增长因素增加,近几年来温州服装企业普遍感到服装生意越来越难做,“难”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减利因素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对于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差异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感到茫然;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生产加工机制向品牌经营机制转变,短期内难见效益;国内缺少原创品牌发展的氛围……因此,业内一批实力较强的服装企业,纷纷采取投资和经营多元化战略。这些企业依靠服装产品品牌扩张,服装品牌借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延伸到其他品牌。目前,温州服装行业的投资主体是以民营为主,新一轮国际服装制造业转移,大量外资企业在与中国服装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行业内企业已完全成为独立自主的竞争主体。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注重外功,忽视内功。对于许多服装企业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和产品形象进行策划和宣传,引进先进服装生产设备和电脑系统,都已不成问题,但声势浩大的外表后面到底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内容,如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有多高、投入产出是否合理、企业的发展后劲如何等,企业家心里难有一本明白帐,这直接影响到每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少服装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引进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根据我们调查,这些系统在服装企业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服装企业CAD/CAM的应用普及率以及企业Internet的上网率已达到80%以上,而温州男装企业由于领导者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缺乏主动性,对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改变落后的管理现状、推动企业进步缺乏自觉性;企业内部缺乏掌握服装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实际操作与维护的能力;对服装企业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各方面的认识、扶持和投资力度不够;行业管理组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
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创建知识型企业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温州男装企业应始终把发展的基点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复合型人才缺乏。温州男装企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缺乏能够进行品牌运作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的营销、管理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外贸人才,特别缺乏的是能够把握市场的设计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和完善及一批有着较高学历背景,独到、卓越战略眼光的新人加入,男装行业的竞争方式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和不断升级,企业领导普遍感到了压力。企业迫切需要创业人、经理人、技术人和财富人于一体的复合型经济人才,需要掌握WTO的规则和市场发展规律。因此,行业内的大企业多方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和借鉴国际服装企业高精尖的管理方法、先进技术、操作技能等,培养造就知识型的员工队伍。
温州的男装企业正走向两极分化,或成为生产企业(温州男装已经从原来的自产自销为主,向精品男装贴牌加工为主。像丹顶鹤、乔顿、华土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已经明确定位专做贴牌加工),或成为营销企业(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欠缺是目前男装面临的难题。只有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的,像法派、庄吉、报喜鸟、夏梦等,还是会在营销上花大力气,设法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成为营销型企业)。未来的温州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温州男装的定位是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这个定位是在对男装市场的分析、男装特点分析以及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定出来的。
鉴于更多的本地男装企业可能自身品牌越来越弱化,变成专门承接加工的生产型企业,以温州男装业在国内的知名度,成为国际精品男装加工基地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企业不专注于主业,致力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自身品牌,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即便是要成为加工基地,也要关注周边国家的服装制造业,比如韩国、越南,不少欧美的高级男装订单由他们承接而非中国,因为他们制作精良,而且加工成本并不比中国高。应该看到,一是国内男装品牌面临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二是国外一些二线、三线品牌进入国内,生产本土化,贴上它们的品牌在市场上卖,这种牌子对我们压力很大。市场容量没有了,增长空间不大了,自己的网络满了,单店销售的增长很难了。那么增长点在哪里?是值得每一个男装企业***深思熟虑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男装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几乎是同质化男装,因此,如何在众多的男装品牌中脱颖而出,服务就成为温州男装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服务是温州男装整体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开展服务营销,则为创造顾客满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温州男装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近些年来的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包括请形象代言人等)、渠道大战等均未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反而导致“内伤”。只有实施服务营销策略才能获得竞争能力,才能真正赢得顾客满意。
温州男装企业如法派、庄吉、报喜鸟、夏蒙等坚持走国内高档精品男装的发展路线,在国内率先实施男装的专卖连锁特许加盟的销售模式。目前都拥有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的男装专卖店,建立了各自运作规范、网络健全的男装专卖零售体系。
温州男装企业的领头羊——法派集团的服务营销策略,一方面体现在对品牌的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消费者和对经销商或加盟商的服务。对品牌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品牌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对加盟商的服务主要表现在提供优惠的加盟政策,使他们有钱可赚。
品牌如同市场,是按照其客观规律运作的。任何一个产品,若想建立一个品牌,必须考虑四个因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而在产品这个环节上,最先考虑的应是定位。温州男装品牌的前期定位不仅包括服装风格的定位,还包括强势目标消费群的定位。
行业基本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同时,中国的服装生产能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据统计,全国现有服装生产企业50多万家,年产服装100多亿件,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大型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杉杉、法派等则基本上以生产经营男装为主,广东、温州等加工基地的男装,生产能力也极具潜能,两者共同构筑了中国男装的极大产能。
行业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浙江宁波、温州为主的男装品牌,不断扩大自己的产量,并在市场的运作中根据各自的特点及能力,发展出了各自的开发方式,无论代理论也好,直控论也好,无非是在这个有限的男装市场分得更多的利润及份额。在这个行业内,“技术”已经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新的卖点才是突出重围的重中之重。
随着“知识精英族群”日益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人群,大量生活化正装、休闲化正装、时尚化正装、商务休闲装的出现,跳脱了传统正装或休闲装的领域。据悉,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今年国际男装市场的一大流行趋势,“新正装”概念正是在这一潮流趋势下应运而生,其定位于正在不断扩大的“知识精英族群”的社会主流人群,着力营造出一种品位和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时尚。
国内男装品牌的演变
海派男装星光黯淡
提起中国男装,就不能不说中国的两个地方:上海和浙江。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曾经是中国第一套西装的诞生地。1903年,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是“红帮裁缝”王睿谟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自1903年的第一套西装诞生日起,海派师父、“红帮裁缝”名满天下,上海也成了中国男装发展最为前沿的阵地。
可以说,无论是西装还是衬衫,上海都有诸多名牌曾经令上海人引以自豪,例如:培罗蒙、培蒙、开开等老牌子。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海派男装也在国内男装市场独领风骚。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间,海派男装由于体制的原因难以抵挡来自江浙一带男装的崛起,开始逐步星光黯淡。
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著名品牌纷纷登陆上海,致使曾经引领中国风骚的老品牌和意欲引领新风骚的新兴品牌均纷纷落马。例如:有着70多年历史的培罗蒙,曾经号称中国最好做工的西装品牌,由于体制等综合的原因,至使品牌形象老化,品牌传播不力。与之类似的“培蒙”,也难以担起西装品牌的大旗。曾经在1999-2000年意图崛起的海螺服饰,也没能真正在中国男装领域掀起风暴。以衬衫工艺著名的开开衬衫,几乎沦为地摊货,无论价格还是款式都已经没有任何强势的竞争力。
浙江男装雄霸“江湖”
如今,提起中国男装,就不能不提江浙一带的诸多民营企业。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还在为海派男装做代加工起家的企业,如今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男装的主力位置。
在过去10多年中,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性的知名品牌。雅戈尔、杉杉、罗蒙、法派、庄吉、步森等已成为中国服装界最为响亮的名牌,还有一大批二线品牌,如洛兹、太平鸟等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浙江,两个地方的中国男装企业最为集中,一是宁波,二是温州。与宁波的企业不同,温州男装企业的崛起有着更加明确的品牌特点。
温州的男装企业由于缺乏“红帮裁缝”的渊源,更加倾向于“新西装”文化。进入90年代以来,“新西装”前所未有的冲击了原有的“红帮裁缝”概念。从温州的企业特征看,他们没办法借助“红帮裁缝”的底子,因此只好另辟蹊径。
法派:洋派最足的男装
中国法派集团始创于1997年9月,以意大利法派服饰有限公司为桥头堡,分别投资组建了上海法派服饰有限公司、深圳法派服饰有限公司、香港法派服饰有限公司、法派欧洲控股有限公司、法派服饰设计研究所,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拥有20多个子公司、3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500多家专卖店,集团公司服装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
法派集团现辖六大品牌:法派、法派e时代、圣利?亚兰、FRANCEPAL、suitexpress、CaféCostume。主力品牌定位为具有创新和领导市场的高级成衣品牌,目标顾客群锁定为白领、骨干、精英阶层;法派e时代为高品质的职业装品牌;圣利?亚兰是塑造商人品格、商业尊严的绅士品牌;FRANCEPAL——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国经典品牌,法派集团是其全球运营总代理;suitexpress是法派欧洲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快速量体修正品牌,其超前的运作模式充分彰显现代时尚魅力;CaféCostume为来自欧洲的高端量体定制品牌,并成为法派走向国际顶端市场的重要标志。
法派坚持“融汇东西文化,共创世纪经典”的宗旨,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路易吉?维里奥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法派世纪风系列、休闲正装系列、无衬半里系列、非粘合衬系列、生态环保系列和春夏季用凉爽系列西服,以及大衣、羊毛织物、衬衫、T恤、领带、皮件、饰品等男士系列精品。其中新型法派春夏季用凉爽西服,成为中国首个服装专利产品;无衬半里西服属省科技鉴定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生态环保西服被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同时法派还推出了用料、工艺、制作、质量与法派品牌完全一致的专用职业装品牌法派e时代,引导了职业装的市场潮流。
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 8001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双绿色”认证和“三合一”体系认证的服装企业。法派集团连续五年蝉联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跻身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具备了年产100万套高档西服和2000万件大衣、茄克、羊毛衫、衬衫、T恤、皮草、皮鞋、皮具等男士系列精品服饰的生产能力。
被誉为“中国的乔治?阿玛尼”的法派集团,在中国乃至国际服装行业声名远播,法派品牌是中国最具时尚的男装品牌、中国男装趋势主导品牌,囊括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质量优秀金奖”、“设计金奖”和“制作工艺金奖”、“中国男装最佳设计奖”。先后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近年来,法派集团将发展目标瞄准国际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集团公司参股组建中瑞财团,扩大产业投资范围,实现了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的成功对接;2007年,法派集团以产业报国的情怀,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四川简阳市投资25亿元建设“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2008年,法派集团与合作伙伴一起在新疆共同投资20亿元开发PVC化工产品项目。
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的法派集团,先后为我国的慈善赈灾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5600多万元。2006年3月,法派向团中央捐资1000万元,设立“青少年人才开发(法派)基金”;2007年4月,法派向保护母亲河行动慷慨捐赠,设立1000万元中国青少年绿色家园(法派)建设基金;2008年,法派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达1120多万元。
从外在的品牌形象看,法派无疑是品牌形象表现最好的男装之一。法派的品牌文化,从诞生起就完全体现着洋味。法派的品牌故事,诞生于世界顶级男装的发源地意大利和法国。无论从品牌渊源还是品牌故事和工艺设计,法派完全走的是意大利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法派的品牌释义:融汇了国际性的产品才有未来的吸引力。中文名:“法派”,法,意为效法,吸收、融汇国际众长之意。派,意为自成体系,塑造自己的产品个性、品牌个性之意。
法派精神:永远拼第一;法派方针:人如品牌,品牌如人;法派目标:缔造世界名牌服饰帝国。
从上述的品牌释义看,法派在强调一种中西融合的文化,然而,这种融合在传播中则明显以“西”为主。
法派品牌文化的打造从生产、设计工艺上,企业均进行了支撑。例如:成立了意大利佛罗伦萨法派服饰有限公司、佛罗伦萨法派服饰研究设计中心、法派服饰设计研究所,真正从企业的源头进行了证言式的铺垫。法派从一开始就着力打造一个高定位的品牌,其品牌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产生一定的效应。以目前法派的价格定位来看,其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真正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定位。
法派:从“巨星情缘”到“总统情结”
2007年是法派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十周年,十年来,法派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法派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从当年聘请香港明星梁家辉、张柏芝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到后来力邀克林顿加入的“壮举”,无不显现法派人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法派品牌历经十多年的集力聚合,现已形成鲜明的风格定位、积淀深厚的品牌内涵。2007年初,法派斥巨资邀请韩国影星张东健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张东健阳刚、帅气、性感的个人风采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完全符合法派个性、洋气、性感的品牌特征,“大气天成,法派人生”书写了法派新的视觉形象。法派携手张东健,主要目的在于诠释法派品牌文化,共同演绎亚洲时尚的“天桥风云”。
2001年法派集团力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形象代言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世界数千家媒体竞相报道;尽管没有成功,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成功的创意。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先后与法派结下了不了的“总统情结”。
从“巨星情缘”到“总统情结”,法派集团在追求时尚、品位的市场定位上做足了文章,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法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